热门搜索:
淬火生产线,调质生产线,感应加热设备,中频透热炉
IGBT中频透热炉维修方法主讲
1、烧IGBT中频透热炉逆变KK硅的原因及维修措施:
主要测试点:大臂波,脉变原副边波,中频输出波,反馈合成波。
1.1原因:以数设置不当。
逆变角调得太大,di/dt冲击大,此现象一般了现在设备运行一段时间,炉料已发红或快出钢水时刻。发果逆变角很大(如接近900C也可能一开始就烧KK硅。)措施:a角调在30 0C—40 0C之间,Z大不得**过42 0C。注:换向点不能出一在输出波形的**点或左边,否则一开机就烧硅。
1.2原因:桥臂电感太小或饮和(相对磁环而言),吸收太浅,换同毛刺太深,使硅元件因耐压不够或di/dt太大而烧硅,此烧硅现象一般发生在钢水快出炉的时候或整炉炉料已熔化后某一时刻,或功率较大的情况下。措施:适当增大桥臂电感的电感量,如果原来为磁环,则将其换成铜管绕制的空心电感,加强吸收,使反峰毛刺控制在3/2基波幅值内。
1.3原因:脉变内阻太大,产生干扰。
此现象一般表现为运行中随机烧硅。如果硅元件在运行过程中被干扰,其控制较脉冲波形中有随机闪电状干扰,干扰点很亮,幅值可达到2/3脉冲幅底(有时可能与正常脉冲幅值相当,且较难观察到),大臂波中也同步出现某个波抖动,或瞬间出现短粗横线,但脉变一次是侧的波形较正常措施:先用低内阻脉冲变压器,在输出0.047-O.luf电容。
中频电炉的几种冷却方法
贝氏体等温淬火 是将钢件奥氏体化,使之快冷到贝氏体转变温度区间(260~400℃)等温保持,使奥氏体转变为贝氏体的淬火工艺,有时也叫等温淬火。一般保温时间为30~60min。
复合淬火将工件急冷至Ms以下获得10%~20%马氏体,然后在下贝氏体温度区等温。这种冷却方法可使较大截面地工件获得组织M+B组织。预淬时形成的马氏体可促进贝氏体转变,在等温时又使马氏体回火。复合淬火用于合金工具钢工件,可避免一类回火脆性,减少残余奥氏体量即变形开裂倾向。特殊工件也采用压缩空气淬火、喷雾淬火、喷流淬火。
中频电炉的烘炉焙烧全过程
中频电炉炉衬烘炉与烧结焙烧过程,主要是将石英→石英→磷石英→方石英转变过程。随升温速度变化,阶段500℃以下时,主要是排除水分,包括硼酸变为硼酐放出结晶水,石英处于松散状,水蒸汽易透出,但炉衬四周妨碍蒸汽外逸。因此,前期速度可快点。因为400℃左右为保温排气阶段,应保持1h。进入500~650℃期间,硼酸开始变化,金属棒料中频透热炉技术参数,低温石英开始转变,周界出现液相。为防止硼酸蒸发转移,应加快升温速度。850~1250℃,石英开始向鳞石英转变,进入初步烧结,应减慢升温速度。1250℃石英激烈转变为鳞石英,**过1470℃逐渐转变为方石英,膨胀开裂倾向很大,应慢速升温。在1500℃~1550℃,保温2~3h。烘炉期间,应注意以下事项。①烘炉结束后,SiO2多晶转变十分缓慢,靠铁水为烧结层,中间为过渡层,近感应器为松散层。即使烘炉烧结完成,那也是表层很薄一层。使用前,应严格控制温度变化,防止温度大起大落,产生裂纹,影响坩埚寿命。靠这种结构能防止透烧开裂,保持炉衬整体性和可靠性。②炉料要低碳少锈,低温缓慢升温,高温满炉烧结。出一炉铁水时,先倒出容量的1/3后重新加满,再倒出容量的1/2重新加满,*3次全部倒完。停炉后用石棉布把炉口封好,减少供水量,延缓冷却速度避免产生裂纹。③新筑好的炉衬必须连续使用7-8炉以上,以便烧结层的形成。此阶段,由于炉衬中仍有水汽,烧结层没有完全形成。为防止对感应圈绝缘的影响,炉衬强度较差,所以送电不**过额定功率85%,以减少金属液在磁场搅拌时冲刷坩埚。